可穿戴装备与客户尚处在磨合期

慧聪网 2014-04-15

可穿戴智能手机腕表

1683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有人说,2014年“后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可穿戴设备将迎来大爆发!然而,英国《卫报》日前的报道却给这颗科技“新星”当头泼了盆冷水。文章称,尽管全世界普遍看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潜力,但它却仍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既没有明确的取代对象,也没有任何革命性的“杀手级”产品,于是乎,约三成用户把玩了半年便感到兴味索然,不少产品最终只落得在墙角“吃灰”。

  “发烧友”都厌倦了?

  X先生就职于英国一家拥有上万名员工的非科技类大公司,他有一块三星公司于去年9月推出的第一代GalaxyGear智能手表,当时售价为299英镑。半年过去了,X先生的这块手表始终未被开封。日前,他在公司内网上发了条广告,以100英镑的优惠价将其转卖。然而,“晒货”整整一周,竟无人问津。“很少有什么东西在内网交易版上待了那么长时间还卖不出去。”一位看过那条广告的同事也为X先生感到惋惜。无独有偶,在该公司内网上,还贴着另一块GalaxyGear的叫卖广告,定价为“任意价”,颇有“给钱就卖”的意味,一下子便把X先生的手表给比了下去。

  X先生手表的最终命运不得而知,但不难看出,尽管“可穿戴”大潮方兴未艾,却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对其产生怀疑和疏远感。

  这一现象也在多家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中得到佐证。去年秋天,一家名为CCSInsight的市场研究公司对1500名美英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分别有65%和50%的受访者听说过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器,但有40%的拥有者已停用其设备。据英国公司KantarComTech统计,英国人约拥有42.6万块智能手表,其中有13.6万块为三星智能手表,但很大一部分或已不再使用——有的是因为忘戴,有的则是因为厌倦。美国公司Endeavour Partners发现,目前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会在购买可穿戴设备6个月内停用该产品。

  不过,在可穿戴设备的支持者看来,这些数据并没有多大说服力。但它们却让一些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感到担忧,因为从理论上讲,那些购买后又弃用的人群恰恰是最充满激情的早期用户。他们所构成的“粉丝”市场与普通消费者所在的主流市场截然不同:前者往往是一群科技“发烧友”,舍得为兴趣“烧钱”;后者则更看重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价值。如果连那些“发烧友”都失去了耐心,今后又怎能勾起普通消费者的购买欲?

  只是“半桶水”产品?

  雄心勃勃,却出师不利,难免引来怀疑:可穿戴设备真的是下一个大市场?抑或只是科技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率下降背景下,努力打造的“半桶水”产品?

  在理想状态下,某种新设备必须简化或者取代某些旧功能,才能说服人们掏腰包。当初,智能手机之所以能让“尝鲜”用户成为拥趸,不仅在于其简化了通话和上网等功能,同时还是一种更便捷的电邮接收设备,更因为其以“集成化”的思路将通讯、娱乐、办公等多功能聚于一身,取代了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等单一设备。

  如今,一切现象都表明,第一代可穿戴设备仍有一个核心问题有待解决:没有明确的取代目标,如何激发人们持久的兴趣?有评论称,可穿戴设备尚处在“摸石头过河”,缺乏一款颠覆性的“杀手级”。智能手表充其量只是为智能手机当“信使”,称它为“智能”产品简直是“慈善”之举;健身追踪器可追踪你的健身数据,但41%的人在跑步时都会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只需安装一款手机应用足矣;尽管有迹象显示,谷歌眼镜的各种“增强现实”应用功能强大,但仍需时间检验。

  除了在“主战场”上有硬伤,可穿戴设备在电池、外形、甚至礼节等“副战场”上亦有软肋。首先,电池续航是一大瓶颈。谷歌眼镜的电池在拍时最多只能撑两小时;智能手表在一般使用下可续航一天。试想,如果用户戴个眼镜、手表都要时不时拿下来充电,有何“智能”可言?其次,智能手表、眼镜均需植入硬件来实现各种功能,这就使得其身材要比同类传统产品“魁梧”不少。如何发展新技术把它们变小变时髦,将是制造商需尽快破解的另一道难题。再者,人们常常看不惯大街上那些总戴着蓝牙耳机的人。现如今,如果你的谈话对象顶着一个比蓝牙耳机功能强大百倍、甚至还有摄像头的“怪家伙”,你又该如何克服油然而生的抵触感?

  不过,产品好坏是一回事,怎么卖又是另一回事。单以三星智能手表GalaxyGear为例,一些制造商的营销策略确有欠妥之处。据报道,Galaxy Gear最初是作为智能手机的附加品低价搭售,使得产品形象有所“矮化”。不少买家一拿到这款设备,就觉得它很丑,想要尽快处理掉。在购物网站eBay上搜索Galaxy Gear,便可发现将近900个结果,其中不乏类似的说辞:“我买智能手机时免费获赠手表,但我不想要了。”此外,第一代产品上市才几个月就推出新一代产品,这也让另一些真正想要智能手表的“高端”客户伤心,当被识货的朋友问到“这是旧款吗”,他们难免感到尴尬。有鉴于此,《卫报》奉劝消费者,可穿戴设备尚处与用户“磨合”阶段,诸位或许应三思而后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慧聪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