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丨缺芯持续蔓延,英飞凌花122亿元在欧洲建新厂

邱晓芬 2021-09-17

英飞凌半导体功率

851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在缺芯持续蔓延的前提下,功率半导体厂商英飞凌在奥地利菲拉赫投建的半导体工厂正式启动。这个占地6万平方米的工厂,英飞凌花了1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22亿元。

这一工厂将生产300毫米薄晶圆功率半导体,第一阶段所生产的芯片将主要用于汽车行业、数据中心、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欧洲微电子领域,同类型当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

新工厂

英飞凌是全球功率半导体出货量最大的企业,主要为汽车和工业功率器件、芯片卡和安全应用提供半导体。在芯片普遍紧缺的情况下,英飞凌此前已经酝酿涨价,但这并不是缓解芯片紧缺的长久之策,扩产才是。

这一工厂经过了三年的准备和建设,于今年8月初投产,比原计划提早了一个季度,首批晶圆将在本周完成出货。

建厂耗费天价,但在如今低端功率半导体紧俏的背景下,投资回报率也是惊人的。在应用方面,据介绍,新工厂有望为英飞凌带来每年约 20 亿欧元的销售额提升。

芯片是一项劳动力和技术双双密集的产业,相比于中国和东南亚,欧洲无论是劳动力成本、消费市场的规模,还是建厂的成本都没有竞争优势。

为此,英飞凌的CEO Reinhard Ploss表示,这一新工厂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生产,实现了无人操作。据其介绍,工厂的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长达6公里,通过数据自动化,帮助机器做更好的抉择、预测性的维护等等。

英飞凌的CEO介绍,英飞凌在中国、马拉西亚、墨西哥等地都建有工厂,接下来,欧洲地区将作为创新研发地,墨西哥和亚洲等地等有成本优势的地区将作为批量生产地。

这也不是英飞凌的第一处300mm功率半导体工厂。英飞凌目前有两座相应的工厂,一座位于德累斯顿,另一座位于菲拉赫。这两座工厂之间可以迅速调整不同产品的产量,更加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

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工厂端一直是碳排放的大头之一,为此在英飞凌的工厂中也对此做出了调整。

据介绍,自2022年初开始,英飞凌的这一新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氢气将用可再生能源制备。芯片生产过程中剩余的氢气将被回收,为欧洲的公交巴士提供动力。这一举措将用于抵消原材料和运输环节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指标。

此外,通过冷却系统的废热智能回收利用,能够满足工厂80%的供暖需求,每年减少约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另外,废气净化系统的广泛使用,实现零排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邱晓芬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