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的太空探索梦,最后都实现了吗?

华盛证券 2021-11-01

航天技术太空航空航天

3674 字丨阅读本文需 13 分钟

上周六局长给大家来了一篇关于元宇宙的读物,不少小伙伴们直呼过瘾,涨知识了,还没看够。别急别急,局长这就为大家送上最新的周六读物:航天公司的航天梦,看看从小就立志当宇航员的他们,最后都实现了吗~>>

当人类第一颗卫星成功飞向大气层外,我们便知道:人类总有一天会征服宇宙的。

伴随着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蓝色起源(Blue Origin)和太空探索(Space X)3家公司的太空旅游项目的首飞,大家开始把2021年称为“太空旅游元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类或许很快就会成为不断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的物种了。因为潜在的游客数量很大,到2030年后,每年也许会有数百,甚至成千上万的人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

虽然现阶段只是太空旅游,还远远谈不上太空移民。不过现在进入太空的门槛变得更加低了,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些科技公司们的近年来在航空领域投入的努力了,未来世界的太空布局大概会是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01藏在创始人骨子里的太空基因

2021年7月20日晚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搭载蓝色起源太空公司的“New Shepard”飞行器,进入了太空。

贝索斯这一行动,源自于其5岁时,在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上,见证了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壮举。一直被前苏联在太空领域压制的美国人,开始有了超越苏联的趋势……

童年时期的贝索斯 图片来源:网络

由此萌发了探索太空梦想的贝索斯,开始对于各类机械组装充满了兴趣,幼年的贝索斯已经迸发出超乎年龄的创造热情和探索精神。早在1982年,18岁的贝索斯在高中毕业致辞时就透露出他的梦想计划:“为200万到300万人在地球轨道上建造太空酒店、游乐园,搬到太空去。”

2000年时,创立亚马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贝索斯在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说:“如果我能做任何事,我想去帮助实现太空探索。”这一年,他终于可以为5岁时就诞生的太空梦想而战。

2000年9月,贝索斯创立了私人太空公司蓝色起源。这家公司对外严格保密,直到几年后在德州购买土地建造亚轨道飞行器发射基地,才被世人所知晓。

在贝索斯升空的9天前,也就是7月11日,英国极具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抢先一步,乘坐维珍银河太空公司的宇宙飞船VSS Unity,进入了太空。

布兰森出生在二战结束后,正值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时期。布兰森的母亲是一位出色的英国军队飞行员,在战后,他的母亲,她加入了初创的英国南美航空公司,在极其凶险的英国到南美航线执行空乘任务。

童年时期的布兰森 图片来源:网络

布兰森比贝索斯投入太空的时间稍晚。原因是他的维珍帝国还在不断拓展,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航天事业上。直到2004年,他才重回梦想。2004年,布兰森成立维珍银河太空旅游公司,他的梦想是在太空开一家维珍酒店。

1971年,正当布兰森通过维珍邮购公司售卖摇滚乐队唱片大赚一笔之时,“梗王”马斯克在这一年出生了……

马斯克的成长也是得益于母亲言传身教,他曾在接受采访中说:“我的母亲才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多半源于我母亲的培养和她特立独行的品性。”

童年时期的马斯克与母亲 图片来源:网络

12岁时,马斯克编写了一款叫“Blastar”的游戏。这款游戏卖出去获得了500美元。2002年,套现PayPal后成为亿万富翁的马斯克,创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马斯克的目标很明确——自主研发火箭,并将远期目标锁定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为此,马斯克投入巨资进行猎鹰系列火箭研发。

02太空探索除了梦想的驱使,更离不开的还有商业价值

其实布兰森、贝索斯成功进入太空之前,太空探索的蓝海赛道就已被不少科技企业觊觎多年了。

维珍银河曾在财报中测算,到2025年太空旅行累计总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航天行业咨询公司NSR则预计,到2028年亚轨道市场价值将达到28亿美元,未来十年总收入将达到104亿美元;轨道市场将达到6.1亿美元,未来十年总收入将达到36亿美元。

不仅如此,看看这个赛道“带头大哥”SpaceX近年来的发展势头:

在全球疫情阴影笼罩之下的过去两年里,众多线下公司大受打击甚至难以维持生计,反观SpaceX的业绩:不仅几乎没受负面影响,而且像是坐上了自家的火箭,从2019年的320亿美元冲到了如今的740亿美元,估值暴增400多亿美元。

更能说明太空探索是新的蓝海市场的事实是:贝索斯从亚马逊退休后,就全身心投入蓝色起源的外太空事业中,明里暗里和SpaceX争抢头部位置。

科技大佬们争抢的太空赛道,凭借其赛道的资本投入高、技术研发难度大等因素,成为了绝对意义上的蓝海。

《2020年航天经济报告》显示,包括政府航天投资和商业航天收入在内,2020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再创新高,达到3850亿美元。航天经济成为万亿美元市场也不远了。当蓝海市场遇上发展黄金期,自然也不乏资本的注入:

Space Capital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太空科技投资报告,2021年一季度全球共有77家太空科技创业公司获得投资,融资总额为45亿美元。这一数据甚至比2018年全球航天初创企业融资额还要高。

03进入了太空,然后要干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三大巨头探索太空的起点:

直到2021年7月,布兰森和贝索斯争先进入太空。可能马斯克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想太早离开地球,于是还没有亲自搭乘自家的火箭前往太空(绝对不是因为害怕)。不过,慷慨的“小马哥”与一位美国亿万富翁共同出资为四位不同行业的幸运儿定制了一个名叫SpaceXInspiration4商业太空旅行,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全部非专业宇航员机组”

通过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太空探索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可以为普通平民提供新奇的太空观光旅行外,还可以为不同行业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实时的太空科研环境,且无需专业宇航员的陪同,那么基于这个条件,科技巨头们又做了哪些太空布局呢?

2019年,亚马逊电子商务公司提出了低轨宽带星座计划——“柯伊柏”星座,一并建立的还有亚马逊网络地面服务站,总投资额约100亿美元。

随后,美国柯伊伯系统公司向美国FCC递交了申请书,详细介绍了“柯伊柏”星座的设计和发射计划。简单地说,“柯伊柏”星座包含3236颗卫星,在590km、610km和630km高度近地轨道,98个轨道平面上排布,可以为北纬56°~南纬56°范围内的美国本土、夏威夷(除了阿拉斯加)以及世界内其它地区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柯伊伯”系统允许客户在住宅、公司企业或交通工具上安装电子控制的相控阵天线或机械控制抛物面天线等终端访问“柯伊伯”卫星网络。

卫星互联网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信号覆盖更广、信号传输更快,也更稳定。亚马逊还计划将其地面卫星网络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出租给需要访问卫星数据的公司或公共部门组织;还计划通过复制云计算模块,为客户提供一种更灵活、更具成本效益的访问卫星数据的方式来。

飞往太空,移民火星,一直都是马斯克的终极梦想。曾经,马斯克被认为是空想家,麻省理工学院甚至发布了一份长达35页的报告,断定移民火星不可能成功。但如今SpaceX成功载人飞天,登陆火星或许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马斯克还表示移民火星并不是B计划,他想帮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创建一个太空文明。最终生命将遍及整个太阳系,甚至超越太阳系,到达其他恒星系统。与全人类永远留在地球上,直到最终灭绝相比,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未来。

“最终太阳会变得更大,地球上的海洋将蒸发殆尽。我们最好做点什么。”马斯克说道,目前火星移民,除了“交通方式”这一难点被突破之外,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如:火星没有氧气,有二氧化碳,如何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人类需要在火星种植事物,需要解决水源问题;火箭需要来回地球接送更多人前往火星,需要大量太阳能电池板、推进剂发电、食物等基本物资。局长对“小马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毕竟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嘛!

就目前技术而言,比较可行的太空采矿主要有两种方法:

1、直接去比较大的小行星(几百米直径、甚至几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在小行星低重力环境下开采重金属,也就是小行星挖矿。

2、改变小行星的轨道,直接利用引力将其“拉回来”,比如拉到地球同步轨道上,或者在地月协同情况下进行开采,为地球所用。

美国一家专门做小行星矿产及其价值评估的网站Asterank曾对太空小行星做过一系列“估价”:依靠现在所能掌握的信息推算,太阳系中普通的241 Germania小行星,拥有的矿产资源总价接近100万亿美元,超了全世界的GDP总量。据估测,太阳系内小行星中,拥有最低矿产资源的估价也过万亿美元;而太空里,估价超过100万亿美元的小行星,有711个。

《太空资源的勘探与利用》一书中也做过推算:一颗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重量差不多是20亿吨,可能会含有3千万吨镍、150万吨钴和7500吨铂,而这种规模的小行星在太阳系中差不多有100万颗。太空挖矿的可谓是充满着巨大商机。

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会说,“我是个汽车发烧友,我对宇宙飞船不感兴趣,要是以后我去太空了,是不是就不能驾驶汽车了”

“应该是的!”不过,也不一定。

就交通为例,SpaceX的星链计划是一个由4425颗卫星组成的小型卫星网络,除了可以提供覆盖全球的天际互联网、甚至可以给火星提供互联网以外,星链也可以为特斯拉汽车管控数据。同时,关于智能汽车的下一个形态,局长不禁想到:就在前几天小鹏汽车的1024科技日,发布了第一款科幻版的飞行汽车

这可不是“PPT汽车”,而是已经有实体产品落地了,其陆行续航里程大于700公里,飞行续航里程约50公里,只不过其可靠性和耐用性还有待观察。相比竞争激烈的智能电动车,飞行汽车还是一个蓝海市场。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表示,到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将形成3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最初会转化部分地面交通、飞机和公共交通的市场份额,伴随技术发展最终会开启多个全新的商业领域,2040年可发展至1.5万亿美元的市场。

百度世界大户、蔚来电驱动系统沟通会,再到小鹏科技日,在科技领域,车企正在进行一场疯狂的内卷。汽车公司搞科技内卷,科技公司搞太空内卷。所以说,不想搞太空探索的汽车公司就不是一家好的科技公司?

关于太空探索,不知道小伙伴们是不是从小也有这个梦想呢?不如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太空梦吧!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情报局”(ID:mgqbj666),作者:TAO,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华盛证券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