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新车减配无USB接口,罪魁祸首竟是因为“缺芯”

OFweek电子工程网 2021-11-16

特斯拉汽车新能源汽车

3154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你能想象一台轿车上没了充电功能,车主会有多无助吗?而这一幕竟然出现在了特斯拉的身上。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部分特斯拉车主在社交平台表示,最新购买的特斯拉轿车的内饰中控和后排的USB-C接口缺失,同时手机无线充电模块也无法正常使用。拿着刚到手的新车,车主想要给手机充电却直接傻眼。据了解,此次受影响的车型涉及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

更为离奇的是,特斯拉也并未就此提前与车主沟通告知,甚至连补偿措施的通知也没有。而随后给出的回应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对于此次出现USB-C端口缺失的问题,在收到车主们的反应后,特斯拉回应表示:这种情况是因为芯片短缺的问题。由于零部件短缺,后续受影响的车主可以打电话安排服务预约,之后再补装USB接口,具体时间还不能100%承诺,但预计会在12月份。

然而,据Electrek报道,目前没有一位车主收到了书面通知,而且12月通常是特斯拉最繁忙的时间,该项服务预约可能会被推迟。

“减配”or“简配”?特斯拉频陷负面旋涡

这也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陷入负面旋涡了。不仅仅是“减配”,在去年特斯拉因国产Model 3官降,引起不少Model 3进口版本车主不满。后来又出现“简配”事件,彻底引起国内车主维权抗议。

2020年3月2日,不少特斯拉车主在网上反映自己新提的国产Model 3存在“简配”现象,即特斯拉给车辆配置的是HW2.5( Hardware 2.5,自动驾驶硬件2.5)芯片,与随车环保清单上标注的HW3.0( Hardware 3.0,自动驾驶硬件3.0)芯片不一致。

而特斯拉则在宣传时提到,2019年3月20日后生产的所有Model S/X,以及2019年4月12日以后出厂的所有Model 3,均将配备HW 3.0。

为什么车主的如此强烈,首先是HW2.5与HW 3.0上存在较为悬殊的性能差距,HW2.5硬件使用的是由英伟达定制的Drive PX2计算平台,而HW3.0是特斯拉自己专门为FSD打造的新计算平台。据官方资料,HW3.0芯片容纳多达60亿个晶体管,每秒帧数处理能力达到Hardware 2.5的21倍之多:2.5版本每秒只能处理110帧图像,而3.0版本每秒可处理高达2300帧的图像。由于是自主研发,HW3.0 的硬件成本比HW2.5减少了20%。

显然,HW3.0在性能上和能耗上均优于HW2.5,也是导致不少车主如此气愤的主要原因。虽然特斯拉在后续声明中强调,“现阶段,如果没有选装FSD功能,使用HW2.5的Model 3车型与HW3.0的Model 3车型在驾乘体验和使用安全上基本不存在区别。而所有选装FSD的客户,我们已经为其安装了HW3.0 硬件。”但试想一下,花同样的价钱,车主凭什么要用着降配的车型呢。由于新车搭载配置与官宣不符,目前不少车主已在特斯拉官方400以及315等平台进行投拆。

一时间,由HW3.0引发的争议在微博、论坛、汽车博引起广泛的讨论,对国产特斯拉“简配”的问责声也越来越高。受此影响,特斯拉国产Model 3甚至停止交付了一段时间。

针对此事,特斯拉官方回应称,基于供应链状况,一部分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安装的硬件为HW2.5,同时承诺将免费为车主更换HW3.0。但对于为何此前不向车主事先告知,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在满足消费者安全和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快为大家提供产品。”

就在前段时间,特斯拉还取消了Model 3和Model Y新车的乘客腰椎支撑装置,在公众以为特斯拉会对减配车型进行改装或相应退款时。特斯拉却是如此表示:这类装置并非车辆必备装置,且使用频率并不高,因此不值得再额外花费成本和零部件,尤其在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下。

无独有偶,宝马也在此前取消了新车的腰椎支撑装置和触摸屏,宝马给车主的反馈服务却是截然不同,对于上述两项减配交付分别给予车主175美元与500美元的折扣,算是对减配进行了弥补。

缺芯严重,车企产品交付“缩水”

实际上,在当前全球缺芯大环境影响下,国内外车企也先后出台了不同的方案来应对缺芯对车辆交付带来的影响。

通用

今年4月,通用汽车宣布,在2021新款皮卡车型中不再配置燃油管理模块。通用汽车还表示,取消燃油管理模块配置不会对车辆性能和安全产生影响,对于车身而言油耗比会较以往升高,但整车在售价上却也有所降低。

宝马

几天前,外媒还报道了宝马取消旗下部分车型的触摸屏功能的消息,由于芯片紧缺,宝马取消了包含3系、4系轿跑车/敞篷车/Gran Coupe(除了i4)、Z4以及X5、X6和X7 SUV等车型在内的触摸屏功能,用户再想要对中控屏进行操作,就只能通过语音识别或者是iDrive控制器了。同样,对于被取消了触摸屏功能的车主,宝马选择向前者赠送价值500美元的积分,车主可在宝马手机App中直接消费。

奔驰

10月5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后续不再保证为全部新车提供全线配置。受到影响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折扣价获得低配的汽车,也可以选择等待配件齐全的新车,或者直接取消订单。不过奔驰这一举动目前集中在德国境内,是否会在其他市场采取同样的举措尚不清楚。而多家奔驰经销商也表示已经终止销售奔驰S级,因为他们无法从厂家得到新车,已经无车可卖,预计要到2022年底销量才能恢复正常。还有的经销商表示,目前收到的奔驰车均为缺配件的新车,缺的配件主要为电动尾门和灯光配件,预计未到的配件要到一年后才能补货。

理想

国产汽车厂商同样没能抵挡“缺芯”带来的侵袭。今年10月上旬,理想汽车表示由于马来西亚遭受疫情影响,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毫米波雷达的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影响了理想ONE的生产和准时交付。对此理想汽车发布了“理想ONE交付方案沟通”,即决定采用“先交付后补装雷达”的新交付方案,针对原定10月-11月交付的用户可先交付安装了1 个前正向 +2 个后角毫米波雷达的三雷达车型,并在今年12月到明年春节前为用户进行免费补装。这种通过将交付流程进行拆分的方案,也能避免延长用户的新车交付时间。

小鹏

与理想汽车类似,小鹏汽车也在日前为刚开始交付的P5采取了先交付后补装雷达的方案,并计划在2022年3月底开始分批启动雷达补装。同时,为补偿车主这段时间的等待期,小鹏汽车将对这部分车主免费赠送XPILOT(3.0/3.5)软件。

根据AF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巨大,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破千万大关,至1009.7万辆,比前一周增加了约26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受到的冲击最大,约损失11.8万辆汽车产量。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和北美地区,分别削减了9.3万和4.3万辆汽车的生产,亚洲其他地区、中东和非洲减产的汽车数量均未过千。

毫无疑问,如果车用芯片产能持续紧张,在缺芯压力下,或许还会有越来越多车企加入了“减配交付”的队伍。对于车企先交付后补装的方案,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当下不少车企推出部分“减配”车型来降低对芯片的依赖,体现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态度。先保证车辆的交付,不仅能让消费者尽早提到车,对车企的产销秩序来说也有益处,能保障车企更加平稳地运行。

小结:车企一边“减配”,一边“内卷”

说句实在话,谁也没想到“缺芯”这一话题竟然会持续如此长的时间,甚至给整个汽车产业带来了由下至上的巨大冲击。如今,无论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厂商,各大车企都在为芯片供应不足而发愁,“减配交付”成为了应对当前困窘局面最好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各大车企又不得不在产品上叠加各种高科技,为车辆加持各种智能软硬件,以获取消费者的关注。

从越级的车身轴距、比肩豪华车的奢华用料、档位越来越多的变速箱,再到先进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泊车/定位功能、车载AI语音助手、越来越大的中控屏、媲美性能车的发动机等等。各大车企都被迫祭出自己的杀手锏,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越来越“卷”。

显而易见,全球汽车产业正在步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的转型升级时代,大家在选择买车时也从优先考虑车的三大件,开始更着重车用体验、车机系统等方面的考量。因此,除了第一要素安全以外,电动化、智能化也成为了未来汽车产业提升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开始推出相应的智能化汽车产品进入市场。

但另外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各大车企的“内卷”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福音,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现象,那就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精密,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复杂。有时候,越智能的科技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被人利用的空间也越大,即使在短期赢得了销量,但在长远看来,却是偏离了轨道。

再回到特斯拉的事件来看,特斯拉不也是一次次的宣布着自己先进的配置与性能,却因为“缺芯”难以达成官宣的目标而遭遇车主维权与纠纷么,相信各大汽车企业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产品再好,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维护消费者的信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与消费者虽是矛盾的两个个体,但也是统一体。企业为消费者考虑得越多,越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