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匠心精进

帮宁工作室 2021-12-23

丰田新能源汽车丰田中国

3051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丰田纯电动战略提速背后的大局观

作者 | 李 想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被誉为"近代环保之父"的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随笔《像山那样思考》中记叙了一段山中感悟:一声狼嚎回荡在山谷中,不同生命对它有着不同理解­。对鹿来说,这是死亡警告;对松林来说,这是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猎人来说,这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只有山理解,这是整套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音符…… 山在长久生命中掌握了大局观。奥尔多认为,人类对于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无可挽回的退化。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要学会像山那样,着眼于生态链全局。

 如今,在“碳中和”时代主题下,纯电动仿佛就是那声回荡在山谷的狼嚎。对传统车企来说,它是死亡警告;对新势力车企来说,是开始掠食的号角;对Tier1(一级供应商)来说,是从幕后走向前台的混战预言;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抢占先机优势的风口。 现实是,鲜有人像山那样,着眼于清洁移动出行的全局。 

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的末尾,“山”终于不再沉默。2021年12月14日,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丰田碳中和战略BEV Show上,标志性地张开双臂、向上托起,向世人发布其前所未有的纯电动车激进转型战略规划—— 预计到2030年,丰田品牌将导入30款BEV车型,BEV全球年销量计划达到350万辆。届时,雷克萨斯品牌全系车型均提供BEV版本,中国、北美、欧洲实现100% BEV车型销售。2035年将在全球实现100%销售BEV车型。

在对纯电动敞开怀抱的同时,丰田章男重申:“不同地区,能源情况都不一样。丰田希望能够应对各国、各地区的所有情况及需求,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这让此前丰田“不重视电动化”的传言不攻自破。

事实上,从1992年成立电动汽车研发部,到上世纪90年代与BEV同时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车,再到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HEV车型普锐斯,丰田在汽车电气化技术方面始终坚持多线并行战略,这种全局思维从未改变。 目前,丰田已是全球最成功的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有着“终极新能源汽车”之称的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已经进化到第二代。随着BEV纯电动战略冲锋号吹响,丰田再一次踏上了匠心精进的征途。

▍多样选择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道,是本源规律,既含有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发规律,又兼顾人类自身的意愿;术,是植根于道的基础上所设计的做事方式方法。 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集团的掌门人,丰田章男深谙道与术的先后——“我们的敌人不是内燃机,而是二氧化碳。”他说。为此,丰田长期致力于全方位推进HEV(双擎)、PHEV(双擎E+)、BEV(E进擎)、FCEV(氢擎)的技术进步与普及。碳中和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在这个“道”下,丰田以上各种技术路线都是其中的“术”。 多元布局,全线发展,是丰田一以贯之的电气化路线。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在多样化的世界中,人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很难通过单一的选择让所有人都获得幸福。”丰田章男认为,“选择什么样的汽车,决定权不在我们,而在各地市场和消费者。我们希望在最终正确的路线明朗之前,为消费者尽可能多地提供选项。” 2021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近300万辆,全年市占率接近13%,较去年的5%呈现爆发式增长。

相关行业专家和证券分析师预测,根据S型曲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陡峭的增长期,明年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市占率超过20%,而全球全年电动车销量将攀升30%~40%,达到800万~900万辆。 类似于大众的ID.、本田的e:N、奔驰的EQ、宝马的i品牌,基于e-TNGA纯电动平台打造的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车型,将成为丰田下一阶段的主力。除了已经发布的bZ4X SUV,丰田在此次丰田碳中和战略BEV Show上,带来bZ Small Crossover、bZ SDN、bZ Compact SUV、bZ Large SUV等更丰富的产品阵容。

丰田章男强调“beyond ZERO”,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寓意丰田想要实现“超越零排放”的价值。 在他看来,bZ4X SUV是一款兼具平稳、顺滑、随心所行驾驶体验,同时追求真正SUV驾驶体验的车型。同样,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不仅要将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物降为零,更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移动出行的自由,体验独特的驾驶乐趣,追求更长远的目标。 包含TOYOTA bZ系列在内,丰田预计到2030年,将导入30款BEV车型,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各领域的全方位产品阵容,并将BEV全球年销量提升至350万辆。 

在丰田汽车的历史传承中,有着“不想让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的基因。“我们不是单纯在现有车型上增添了BEV的选项,而是如bZ系列那样,准备了富有竞争力的全方位产品阵容,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丰田章男表示,希望让更多的消费者欣赏到BEV优美独特的外观,体验到驾驶BEV的乐趣,实现拥有BEV的生活。

面向未来高端移动出行市场,雷克萨斯品牌将在2030年前为旗下所有车型提供BEV版本,在中国、北美、欧洲实现100% BEV车型销售,全球销量达到100万辆。到2035年,在全球实现100%销售BEV车型,完全成为纯电动豪华品牌。 丰田章男希望雷克萨斯成为人们阅尽千帆之后,仍会选择的品牌。在这次发布会上,他宣布,雷克萨斯将推出全新一代BEV运动车型,这款车承袭了LFA时代开始淬炼的独特驾驶质感,并具备精进的驾驶乐趣。

这款BEV运动车型的零到百公里加速小于2.5秒,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预计搭载全固态电池。雷克萨斯一直以来追求的驾驶印迹,将在这台纯电动车上得到怎样的演绎,令人十分期待。

▍全面清洁

丰田章男将“Mobility For All”视为自己这一代丰田人的使命。 早在2018年初,丰田就宣布将从汽车制造商,转型成为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小到快递投送、大到调和一座城市的移动需求,都实现“Mobility For All”的品牌理念。而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移动生活将以一种全面清洁的方式实现。

为此,丰田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BEV的潜力。2012年,丰田推出了超小型EV"COMS"、小型EV "eQ"。2021年,推出"C+pod"和"C+walk",加快了包括"e-Palette"在内的EV研发,努力实现在各场景自由移动。 丰田坚持自主研发、生产电池。早在1996年,丰田就成立了Prime Earth EV Energy,不断完善镍氢电池技术;2003年,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2008年,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2020年6月,由丰田制造的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在测试路线上进行了行驶试验,目前已经到了获取车辆行驶数据的阶段。 丰田章男表示,从现在起到2030年,丰田将把对电池的新投资从9月份宣布的1.5万亿日元增加到2万亿,期待开发更先进、更高品质且更有竞争力的电池。 在全面拥抱BEV的同时,丰田始终保持清醒的大局意识。

根据使用的能源,丰田章男将电动化车辆分成两类:

一类是能够减少CO2排放的“碳减排车”。如果驱动汽车的能源不是绿色环保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的电动化车辆都不能让CO2变为零,所以称之为“碳减排车”。

另一类则是能够让CO2排放为零的“碳中和车”。如果使用的能源是纯绿色能源,那么即使使用内燃机,也能实现碳中和。 在欧洲一些以风力、太阳能、地热、核能等清洁能源为主要电力源的国家,通过BEV车型可以实现快速实现减碳。而在中国、北美、日本、中东、东南亚等以化石燃料为主要电力源的国家,BEV在现阶段依旧属于碳减排车——它们只有随着能源结构的清洁化,才能成为真正的碳中和车。 这种全局意识,体现的正是“山”的胸襟。

也正因如此,在丰田的全线并行战略中,完全清洁的氢燃料电池车被视为终极碳中和车。 上世纪90年代,丰田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车。2002年,丰田推出FCHV;2008年,通过不断开展实证实验,推出FCHV-adv;2014年,推出第一代Mirai。在即将于2022年2月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丰田将首次在中国大规模投放第二代MIRAI、柯斯达氢擎等FCHV车型。 丰田章男表示,今后,丰田还将在大巴车和大型卡车等领域,推进燃料电池车的应用。

除此之外,丰田通商从上个世纪开始,就着手在能源领域保障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丰田章男承诺,丰田第一线制造工厂将在2035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并通过积极创新生产技术,不断降低能源使用量。 目前,丰田品牌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导入了约100款车型,雷克萨斯品牌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导入了约30款车型。如此一大盘棋,正是基于像山那样思考的大局思维与基于工匠精神的精进意识,那是丰田的底层逻辑。 随着BEV车型的全面导入,丰田,这个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车企将迎来新的挑战与责任。 但正是过往一系列的挑战与责任,成就了这家企业的成功。

我们的努力,将会给现在的孩子们以及未来的人们,比昨天更好的今天,比今天更好的明天,哪怕未来只好一点点。

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伙伴,如果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带着相同的意志和热情去行动,那么,一定能够给未来留下美好的地球,和更多的微笑。

——丰田章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帮宁工作室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