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出海要趁早:高端PK机海的全球之战,全新的故事还能跑出几个苹果三星

通信资讯馆 2022-03-01

智能手机三星华为

267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2月28日开始,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主题是“Connectivity Unleashed释放无限可能”。这个原本一年一届的全球通信行业最大盛会,在2020年取消,2021年推迟、部分大厂商不参加后,终于迎来了疫情后的第一次“回归”。

MWC一如2020年前景象般热闹,全球各主要厂商悉数回归,但不是所有厂商都一如既往地热情,三星等国外厂商不再把拳头产品的新品发布放在这里,与之相比,荣耀、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厂商积极得多。

“围绕MWC 2022的新闻肯定会被中国的科技品牌所主导,他们正在尽最大努力保持在欧洲这个最大的移动通信展会上的热度。”外媒The Verge点评道。

曾经,在MWC上发布首款手机的华为在全球打造了一个中国品牌传奇,如今,国内厂商们接过火炬,试图再造传奇。

1、全球之战:高端PK机海

如果说之前华为还存在着全球市场上与三星一战的可能,那么目前,全球市场基本是三星、苹果两家独大,它们也成为国产厂商全球化之路上必须瞄准乃至对抗的“大山”,中国品牌要怎么出海,或许可以从它们身上得到答案。

目前,全球手机市场有两种路线,分别以三星、苹果为代表。三星走的是“机海”路线,三星手机绝对可以说是海外市场里价位区段覆盖最广的手机品牌,下至百元级别的三星Galaxy A系列,上到万元级别的三星Galaxy Z系列,应有尽有。

苹果则走的是高端化路线。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iPhone系列的出货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2%,重新夺回了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头衔。

而从2021年全年来看,三星仍然以20%的份额位居第一,苹果以17%的份额位居第二。对比202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三星的市场份额没有变化,形成对比的是,苹果从16%到17%,国产厂商小米、OPPO、vivo分别从12%至14%,从9%至11%,从9%至10%。

分析背后的原因,或许与三星、苹果的市场战略有关:前者被小米、OPPO、vivo等吃掉部分中低端份额,有数据显示,去年在全球市场上,小米占据了1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OPPO占据了11%,位于第四;vivo占据了10%,位于第五。

苹果却独享太平。华为让出高端份额之后,虽然各家安卓厂商高喊冲击高端,在产品线和价格上做了调整,但是最终市场用实际行动表明,华为出让的高端市场被苹果独自吞下,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格局。

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5K价位往上的高端市场,苹果所占据的份额由2020年的48%大幅增长至75%。

从国内走向全球,国内厂商想从红海走向蓝海,但随着众多厂商秉承机海路线,全球化中低端再成红海。近日,苹果被传出计划在2022年春季推出售价在3000元左右的iPhone SE 3,意在从其他厂商手中抢夺中端市场,对三星以及国产厂商来说,这无疑是又一噩耗。

昔日,华为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搅动风雨,靠的不是低端产品,而是M系列、P系列的中高端产品。如今,有苹果、华为在前,“高端化”方向为意图出海,弯道超车的国产厂商提供了可能,“全球化+高端”成为新的竞争蓝海。

2、中国品牌还有可能吗?

曾经的华为证明了中国品牌有“全球化+高端”的可能。随着华为被封锁,其他中国品牌是否还有冲击“全球化+高端”的可能呢?

分析曾经的华为,可以将它的成功拆解为几个要素:长期的技术积累,深入底层的研发,打通海外运营商渠道,聚焦的产品线,不跟随的产品主张,高度的用户认同。

梳理当前的国产品牌,小米、OPPO都已经对产品线和品牌进行梳理,正在发力高端,也在研发上下了功夫,但似乎还是差一点火候,外界对他们的认同还是受“中低端”、“高性价比”印象的影响。

从苹果到特斯拉,无数的案例证明了,高端品牌往中低端走相对容易,一度增长停滞的苹果在iPhone SE上吃了甜头;反之,从中低端往高端走,这条道路则很难。

那么,独立后的荣耀呢?独立之前,荣耀的目标是“中国前二”、“全球前四”,但独立后,它将目标调整到了“中国第一”,对标苹果。随着2022年于MWC上宣告再度开启全球化,它的目标也相应提高到“全球前二”,对标苹果。

问题是,这可能吗?

至少从第一个目标来看,“HONOR CAN DO”。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 Market Monitor最新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苹果位列第一,并达到其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场份额(21%),荣耀首次升至第二(17%)。

至于第二个目标,它的准备并不少:产品和品牌上完成梳理,明确了中高端路线;研发上,此前的技术储备已经落实到产品上,同时在折叠屏、摄影、快充等技术竞争上不落人后乃至领先;渠道上,不仅有之前全球化的经验,更有具备全球实力的渠道。

比如,在高端破局之路上,拍照一直都是国产厂商的竞争焦点,它也正是华为快速崛起的秘诀之一。而随着5G时代到来,短视频兴起,消费者的需求重点从拍照向录像迁移,甚至诞生了录像与拍照并行的需求,比如在视频拍摄体育比赛时,抓拍精彩一瞬;视频拍摄小孩、宠物时,定格表情瞬间。

“HONOR CAN DO”得到了证实。荣耀Magic4系列升级了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技术,搭载自研的HONOR Image Engine图像引擎彻底释放硬件潜能,让影像能力再度进阶。此外,全新改进的“录中美拍”功能将摄像和摄影两个操作进一步融合,在拍摄视频同时提供更好的拍照成像效果。

目前荣耀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还有6家研发中心,其中两家分别位于法国和日本,创新实验室超过100家。同时,从2021年开始,荣耀已经全面恢复了与高通、微软、谷歌、三星、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产业链伙伴的合作。

此外,荣耀的海外渠道和零售体系也已经全面重启。

2021年10月荣耀50系列已经开始恢复全球市场,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白俄罗斯、沙特、埃及、伊拉克9个国家同步开售。同时,荣耀在全球40多个国家的渠道和零售体系也已经初步搭建完成,与超过200家运营商、经销商建立了合作。2022年,荣耀将在法国、芬兰、捷克、沙特、马来、墨西哥等重点国家持续进行市场渗透。

这种高产品力、研发力、渠道力,让荣耀有底气将Magic4的全球首发放在了MWC上,迈出全球化再重发的第一步。或许,这也正是国产厂商在全球化上的新一步。

3、国产手机集群效应显现

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玛利亚·奥斯特洛关注到中国智能手机在拉美市场的亮眼表现。她指出,来自中国的小米、OPPO、VIVO等一批手机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目前,已有华为、中兴、荣耀、小米、OPPO、VIVO、一加、真我等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拉美地区布局。康特波因特研究公司发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OPPO在墨西哥市场出货量在全部品牌中位列第三,小米除在秘鲁市场拿下出货量冠军外,还在哥伦比亚和智利取得第二名的成绩。

尽管不同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拉美地区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但每个品牌有自己侧重的目标人群,消费者对中国智能手机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为后来者很好融入拉美市场起到有力的铺垫作用。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拉美已呈现出较明显的集群效应。

“中国品牌智能手机价格公道,性价比高,无论内在质量还是外在设计都在日益精进,”奥斯特洛说,“拉美地区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很大,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才刚刚入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拉美消费者选择购买中国智能手机。”

何塞·雷梅迪奥斯是墨西哥科佩尔连锁百货一家门店的店长。在他店内放置着一个醒目的玻璃柜,里面展示的是一家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墨西哥市场推出的主力机型。

4、结语

随着荣耀再次开启全球化,中国手机厂商出海也进入2.0阶段,告别数量发展时代,走入品牌高端化。从2009年华为亮相MWC,到2022年荣耀再次出征,事实证明,中国品牌薪火相传,崛起之路从未停止。

在前端品牌商的带领下,中国手机产业链也将征战全球化,实现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这是全新的中国故事。

文章来源: 新华网,一点财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资讯馆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