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山寨货,一年爆赚600亿:中国最强捡漏王,蔡明介的跌宕人生

电子芯技术 2022-04-13

蔡明介ic设计手机芯片

3852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日前,TrendForce发布了2021年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营收排名。联发科,作为前五名中唯一一家亚洲企业,营收达到176.19亿美元,排名第四。

通过整理最近几年的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营收排名,可以看到,联发科的排名异常稳定,已经连续四年处于第四的位置。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家世界顶级的IC设计巨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就不得不提到联发科的背后的男人,被称为IC设计教父的蔡明介了。

1、靠山寨货赚百亿身家

联发科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当初的“山寨”定位,和创始人蔡明介的领导。

据公开资料显示,蔡明介是国内IC设计业的元老级人物,更被业界誉为“IC设计教父”。他于1997年正式创立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芯片设计和销售业务。

蔡明介或者说联发科可谓是DVD芯片领域的王者,几乎全球60%的DVD都用的联发科芯片。

当手机时代到来之际,蔡明介并没有要跟高通等巨头竞争的打算,这或许会被嘲笑不思进取,但蔡明介却不这么认为。

他深知联发科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所以一开始就瞄准了中小手机厂商,看中了国内的山寨机市场。

为了打开销路,蔡明介还研制出了从芯片设计到销售再到调试的一整套方案。这套方案正中没有技术的中小手机厂商的下怀,所以很快,华强北便成为了联发科的天下。

当然,蔡明介也并没有局限于山寨机市场,而是在华米OV崛起之际,将目标转向了“正规军”。联发科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八核芯片,在那个年代可谓是风光无两,2010年,蔡明介的身家突破百亿。

2、从工程师到生意人的转变

蔡明介(Tsai Ming-Kai),1950年出生。据蔡明介回忆,苏联在1957年发射了人造卫星,当时他还在上小学,这一事件给他以很大的触动。从那时起,蔡明介就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工程师。

1967年,蔡明介进入台湾大学就读,这是当时台湾最知名的大学,它的前身是日据时期的台北帝国大学。蔡明介一开始就读的是化工系。当时,化工系毕业生的前景不错,可以到当时台湾规模最大的企业台塑工作。当时人们都知道:只要进了台塑,一辈子吃喝不愁。

不过,1958年德州仪发明了集成电路,一个全新的产业吸引了蔡明介的注意。此外,一位高雄中学学长曾建议他,“电机系的未来发展,比较海阔天空。”基于自身萌发的兴趣和学长的建议,蔡明介毅然决定转入电机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业后的蔡明介,进入了高雄出口加工区内的通用公司当测试工程师,具体的工作就是看着示波器,检查产品。这一工作颇让蔡明介有学非所用的感觉,他事后调侃,大学所学的都不太用得到,唯一用到的是V=IR(欧姆定律),不过这属于初中物理。

一年之后,蔡明介赴美国留学,进入辛辛那提大学继续学习电机。获得硕士学位之后,蔡明介本来想到另一个学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恰好台湾工业研究院有一个项目,目的是将美国的IC技术引入台湾,相关招聘在纽约进行,入取者将到RCA受训。RCA,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是全球无线电的先锋。

蔡明介事后回忆:“没去过纽约,又帮你出机票钱,就去看看。”结果他被录取了,成为计划中5位专攻IC设计的工程师之一。

这个项目之后,蔡明介进入到台湾工业研究院,负责IC设计。在工研院这个环境下,蔡明介逐渐突破了工程师的视角,认识到了两问题:首先,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是有价值的。其次,IC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总是拷贝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1980年5月,从工研院电子所移转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实体联华电子成立,这就是台湾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联电,如今仍然是世界上重要的晶圆代工企业。

1983年,蔡明介离开工研院,进入联华电子,担任研发主管,后来担任过联电多个业务部门的主管。

在联电,蔡明介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他需要同美国方面获得相关技术的授权,继续同工研院保持合作关系,还要自己组建开发团队,在这一个过程中,蔡明介逐渐从技术人员转变为管理人员。

在联电工作的10几年里,蔡明介逐步建立起联电的 IC设计基础,从最初的电子表,到个人电脑、通讯设备、消费电子产品一直到存储。

蔡明介曾经对媒体表示,在联华电子任职的经历极大地锻炼了他,让他从一个工程师成长为生意人,学会了如何将已掌握的技术转化为商品。

3、S曲线和“一代拳王”理论:联发科的崛起

1995年,联电改变策略,希望全力从事半导体代工业务,不再涉及IC设计,原有的IC设计团队需要逐一剥离出去。同年,蔡明介带着联华电子的集成电路设计部门成立了“联发科技”的前身多媒体小组,初始只有20余人。

1997年“联发科技”正式从联华电子中拆分出来,从那时起,蔡明介就一直是联发科的董事长。

联发科最初的主营业务是CD-ROM芯片。当时,台湾的IT产业正围绕PC业务展开,CD-ROM芯片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最初的时候CD-ROM主流速度为4倍速和8倍速机型,主流厂商也多以16倍速为主战场,但蔡明介却要求团队直接开发32及36倍速的产品。蔡明介常强调,我绝对不做me too的事。此后,联发科迅速推出了更高倍速的机型,从而确立了市场地位。

在适时推出CD-RW之后,联发科又顺利切入到DVD-ROM。DVD反映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PC外部存储,另一方面是DVD播放机。

联发科将DVD内分别承担视频和数字解码功能的两颗芯片整合到一颗芯片上,并提供相应的软件方案,大受DVD厂商追捧。联发科很快占据了内地DVD市场60%的芯片供应量,同一时期,全球80%的DVD由中国内地提供。

这些多媒体技术的沉淀以及产品的思路,也为联发科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在此期间,蔡明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S曲线,即产品从发展初始到终结会经历“S”型的曲线。知名厂商,往往在曲线的最初进入市场,但是曲线中段才是市场规模迅速膨胀的时期,如果能够把握好性能价格比,将会实现迅速增长。

蔡明介进一步指出,“在产品步入S曲线中段后,需要有更佳的生产弹性及效率。在这点上,亚洲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有大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

在产品生命周期S曲线理论上,蔡明介进一步发展出“一代拳王”理论。

蔡明介说,IC设计业,是以设计应用产品为主,但由于产品主流经常在变,厂商若无法在每一个市场转变中重新建立核心竞争力,很快就会被淘汰。这就像世界拳击擂台上“一代拳王”不断出现新面孔,而每个拳王维持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一样。

“拳王”的求胜方式是快速和灵活,而蔡明介也一直在把这种特点打入联发科的烙印之中。

2003年联发科的收入为380.64亿元(新台币),税后165.22亿元,每股盈余为25.96元。并正式挤身全球前5大IC设计公司。这个收益是台湾市场每股收益最高的公司,因此被冠之为台湾“股王”。蔡明介本人“台湾IC设计业教父”的头衔,也开始被业内乃至更广范围接受。

4、打了一场漂亮仗,引领“山寨机”时代

DVD芯片业务推动联发科走上了第一个高峰,但是到2004年,PC和DVD机增长放缓,同时,价格竞争传导到产业链上游的IC设计。2004年联发科的销售额为12.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0.5%,但是同年全球IC设计产业的总体增速为27%。

不过,蔡明介和他的联发科对此早有准备。

1999年蔡明介就远赴美国,从罗克韦尔(Rockwell)引进了从事手机基带芯片开发的徐至强,徐至强被认为是少数可以带队开发基带芯片的华人。而罗克韦尔是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世界500强之一。

2001年,联发科开始进行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到2003年年底,MTK基带芯片研发成功。至此,联发科完成了从PC到手机的跨越。

然而,销售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国内品牌厂商对联发科的方案心存顾虑。

2004年,蔡明介与正崴集团董事长郭台强合资成立手机设计公司达智,通过这家公司将委托的设计制造(ODM)的产品卖给客户。

与此同时,联发科起家的多媒体技术在这个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了解到大陆消费者的需求,把他们擅长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听MP3、调频收音机)的功能整合到手机里面去,整套方案卖出去的价格不高,功能又比当时的其它产品强很多。

联发科著名的一站式手机解决方案(Turnkey Solution)就此登场。

在之前,像是德州仪器、高通、英飞凌等国际芯片厂商都只提供芯片平台给手机生产商,而从手机芯片平台到手机成品的过程却需要手机厂商自己解决,要么自己去研发,要么将这个系统整合、UI设计、应用软件集成、调试等一系列过程外包给专门的手机设计公司,这个技术门槛就导致了手机的生产成本提高,周期也被拉长。

而联发科的一站式手机解决方案将手机芯片和手机软件平台预先整合到一起再卖给手机制造厂商。联发科当时的完工率非常高,超过60%,采用这种方案能够使得手机厂商一次性获得包括基带芯片、操作系统甚至手机屏幕、摄像头在内的解决方案,大大降低的生产手机的门槛。比较夸张的说法是手机厂家只要买来联发科的方案和芯片,直接套个壳儿就能开卖(当然实际也没简单到这个地步)。

总之,联发科的一站式手机解决方案,让各大手机厂商节约成本的同时将原来普遍需要半年以上的手机研发周期缩短到三个月之内,这让联发科的芯片方案在大陆市场一炮而红。

2005年,联发科公布第二季度财报,蔡明介一扫以往形象,在回答机构投资者提问时,拿出手机播放歌手蔡依林的MTV,让大家听一下音乐。提问结束,仍然开心地拿著手机,又换成播放韩剧大长今的主题曲。

2007年10月,中国取消手机牌照核准制度,转而对手机颁发进网许可证。山寨机的时代潮流已经滚滚而来。

2007年联发科手机芯片出货量达到1.5亿颗,全球市占率达13%到14%之间,仅次于德州仪器及高通。2007年营收为804.09亿元新台币(约合18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1%。全年净利润为319.92亿元新台币(约折合人民币72.62亿元),同比增长了40.8%。

“我并不介意被人成为山寨机之父,业界都这么叫,我也习惯了”,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表示,“不过,我更想为‘山寨机’正一下名,我认为‘山寨机’应该被称为‘白牌手机’更合适。”

5、60岁临危受命 缔造芯片帝国

喜欢剑走偏锋且思路灵活的蔡明介,最终选择了退休,可没有了蔡明介的联发科,却在短短三年内急转直下。

山寨机市场骤然缩水,“正规军”找到了高通这个大腿,联发科被牢牢压制在中低端市场,无法翻身。

随之而来的,则是企业口碑的崩塌,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无奈之下,蔡明介只能重出江湖,又开始“捡漏”。

说是“捡漏”,其实是避其锋芒,蔡明介带领联发科一步步转变思路,从布局非洲市场,到插手音箱芯片领域,再到借势5G卷土重来。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蔡明介,其传奇的一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以至于只要提到山寨机,蔡明介和他的联发科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而蔡明介的“一代拳王”理论以及“产品生命周期S曲线”,则深深烙印在联发科的企业基因里面。

如今,几经跌宕起伏,联发科依旧征战在手机芯片市场,堪称“打不死的小强”。去年底,联发科携天玑9000卷土重来,掀起了新一轮手机芯片之战。

20余年风雨飘摇路,可以期待,蔡明介和联发科的传奇故事仍在续写。

文章来源: 靠谱科技社,芯八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电子芯技术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