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砍单导致消费电子库存创下新高,消费芯片何时再回“巅峰”?

微观人 2022-08-09

消费电子库存周期芯片

3954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韩国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芯片库存飙升79.8%,库存增加速度比5月份的54%提高了近四成,芯片库存飙涨让韩国方面颇为焦虑,韩国方面已表示希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制造国能买多点芯片,帮助它们清理库存。

芯片需求下滑至美国芯片库存激增

在今年初当芯片企业仍然鼓吹芯片供应不足的时候,手机行业已开始显示需求不振的迹象,当时由于2月份中国市场的手机出货量环比腰斩,中国手机企业迅速砍单1.7亿部,美国射频芯片企业即叫苦不迭,库存飙升,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5G手机市场,5G手机销量占全球八成,5G手机销量大跌最先影响的就是射频芯片需求。

到了4月份,汽车、PC、电视的销量都开始下滑,中国手机再砍单1亿部,全球市场对芯片的需求进一步下滑,芯片供给过剩基本已成定局,此时美国模拟芯片企业也跟着表示芯片库存严重,传出给中国企业的模拟芯片报价暴降近九成。

相比起此前两年,全球芯片价格飙涨百倍,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场近五成,因此美国芯片最先感受到芯片需求下滑导致库存飙涨带来的窘境,当然美国芯片并没公开承认这些。

到了近期,台积电给出的消息确认了美国芯片确实存在需求不足,台媒表示苹果、NVIDIA、AMD三大美国芯片企业都减少了给台积电的下单量,其中苹果削减了一成,再到近期苹果首次由官方宣布降低iPhone的价格进行促销,证明苹果也在清理库存。

韩国企业受累

相比起美国芯片,韩国芯片虽然在全球芯片市场占有的份额不如美国芯片,但是韩国在部分芯片行业却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韩国三星、SK海力士分别位居DRAM芯片市场前两名,三星还是全球最大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企业,此外三星还是第二大CMOS芯片企业,仅次于索尼,韩国芯片行业可以比美国芯片行业更能承受芯片库存压力,在于拥有多家全球领先的品牌企业。

三星、LG分别是全球前两大电视企业,三星还是全球最大的手机企业,现代则是全球前五大汽车企业之一,这些品牌企业在全球芯片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优先采用韩国本土芯片,一度帮助韩国芯片企业降低了库存压力。

然而随着全球诸多行业的衰退,本来为全球供应芯片的韩国企业自然无法完全靠韩国品牌企业消耗,苦熬了近半年之后,韩国芯片行业的库存终于开始持续飙升。

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面临寒冬

在供应链的混乱状态尚未平息的情况下,最终需求迅速恶化。减速幅度较大的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PC)等电子产品。

据美国调查公司IDC推算,4~6月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同比减少8.7%,个人电脑减少15.3%。村田制作所董事南出雅范表示:“我们改变了看法,认为智能手机(用零部件的需求)会比期初预期减少10%”。

7~9月是为年底商战大力生产电子零部件的时期。但在经济减速感增强的情况下,很难预测最终需求。围绕今后的电子零部件需求,预计初秋上市的苹果新款iPhone的动向和汽车挽回产量的情况将成为焦点。

iPhone在智能手机出整体货量下滑的背景下仍保持坚挺。据香港调查公司Counterpoint统计,iPhone的4~6月出货量仅同比减少5%。不过,在单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此次的新款机型能否保持跟以前一样的出货水平还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汽车生产受到限制,但也已进入恢复通道。TDK等的未交货订单也不断增加。不过,整车厂商及各零部件厂商在新冠疫情下不断增加库存。也有可能为调整库存水平,压缩采购量。目前,“汽车厂商还没有出现去库存的动向”(该公司),但仍有令人担忧的因素。

如果风险因素越来越显著,业绩下滑压力就会增强。截至2022年4~6月,在8家企业中,村田制作所和太阳诱电2家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其余6家企业的增益幅度全部缩小。TDK的446亿日元营业利润中,126亿日元来自汇率的贡献,日本电产446亿日元营业利润中,87亿日元来自汇率贡献。

日本各家电子零部件企业“正根据最终需求和客户的库存情况,保持高水平的生产”(摩根士丹利MUFG证券的佐藤昌司)。村田制作所7月以后已由之前的满负荷生产,恢复到正常情况(9成负荷)。太阳诱电考虑7~9月把电容器生产的开工率由5月公布的95%下调到85%左右。

日本的电子零部件行业之前面向家电、PC、智能手机等增长领域,通过改变产品结构,实现不断增长。在拉动业绩的智能手机减速感越来越强的背景下,也需要抓住纯电动汽车(EV)及工厂自动化(FA)等新增需求。

目前,需要面向未来增长期待高的EV进行设备投资。TDK决定在岩手县投资约500亿日元建设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新工厂。太阳诱电将在群马县投资50亿日元建设生产MLCC材料的新厂房。为了应对EV需求增长,将把完成品的产能增强10~15%。如果最终需求大幅恶化,还有可能影响今后的战略投资。

供应商如何突围?

从已经公布的众多电子产品企业及半导体厂商的对于三季度的业绩预测来看,今年三季度库存调整将会是“主旋律”,包括PC、显卡、DRAM、芯片设计、智能手机与面板等产业都将面临下行压力,都希望通过扩大汽车电子、服务器与工业电脑等仍在成长的应用,以降低库存调整的冲击。

在经过两年疫情红利之后,今年PC产业需求大反转,加上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大,又突然发生大陆疫情封控、俄乌冲突等“黑天鹅”,导致PC市况急冻,品牌厂宏碁、华硕库存水位都攀上高点。

美系外资统计,PC品牌的制成品总库存在第1季攀至新高的148亿美元,年增56%。这是从惠普、戴尔、联想、宏碁、华硕、微星和技嘉等业者汇总的数据。

宏碁董事长陈俊圣表示,PC市场已从疫情爆发初期的供不应求盛况,转为供过于求,业者要严防库存升高压力,“小心不要让库存变成一个坑”。

智能手机方面,根据此前一些爆料,今年大陆安卓手机厂商砍单将达2亿部左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陆安卓手机库存就已经超过了3000万部。另外,据韩媒TheElec此前报导,受需求低于预期影响,三星有接近5000万部智能手机库存,以中端的Galaxy A系列最多。三星今年智慧手机总出货目标约2.7亿部,5000万部库存就占18%,比健康水位高出将近一倍。可以看出,安卓手机阵营上半年库存严重,因此下半年旺季不旺也几成定局。

显示卡方面,微星与技嘉第1季存货金额年增均超过六成,显示卡景气5月中下旬开始快速下滑,第3季持续调整库存,并开拓服务器、电竞及工业电脑领域,来降低营运冲击。

至于IC设计产业,相关业者指出,现在下游客户拉货需求已经没那么强,所以不得不向上游晶圆代工厂减少投片量,以调节库存。

驱动IC大厂联咏总经理王守仁先前指出,终端消费买气受到压抑,短期内的市场需求、尤其是消费性需求不明朗,但车载、商用IT与电竞应用的需求还不错。

王守仁说,库存在短期内会增加,因为生产周期长,已下单部分因需求改变,销售期可能拉长,库存就会增加,比较难在一季之内改变,大约要两季来调整。

至于DRAM产业,韩国是全球最大存储芯片产地,外媒报导,韩国芯片库存写下四年多来最大增幅,显示全球对电子产品的存储芯需求正在趋缓。

南韩统计厅6月30日公布,5月芯片库存较去年同期暴增53.4%,且芯片库存从去年10月以来持续呈现增加趋势。南亚科技此前指出,在智能手机、PC与消费型应用需求疲软下,审慎看待下半年利基型DRAM价格环境,同时,尽管服务器需求相对较佳,但因客户端库存偏高,下半年价格还是会向下。

面板产业景气持续走弱,品牌大厂三星因应面板库存来到16周的高点,第2季砍电视面板订单200万至300万片,并于6月中宣布供应链暂停采购至7月底;7月初再延长至8月底。加上戴尔紧急通知面板厂,下修第3季监视器及笔记本电脑面板采购量达50%。面板厂今年恐无法迎来第3季旺季,需调降产能利用率提早过冬。

芯片产业进入周期下行,静待下次爬升

从目前的情况下,芯片已经经历过了第一轮杀估值的阶段,但是很多芯片股业绩看上去依然还不错——也就是说“戴维斯双杀”目前才刚刚杀完了一半,未来有可能进入第二波杀业绩的阶段。最近各种大厂砍单的消息时不时的飞出来,预计未来很多芯片产业链的企业业绩跌幅会让人大开眼界,股价也有可能一泻千里。

但是,如果我们看得更远,有一个目标更远大的逻辑,依然值得我们期待,那就是“国产替代”的逻辑。我们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的芯片一直受制于人,但是以前一直可以买到,所以自主研发的事情一直没有显示特别急迫。

但是自2018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事情已经被提上了日程,而且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相信,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无论前途多少艰险我们都将一往无前,直到实现最终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建人邓中翰曾说过一句话:“对手不会速胜,我们不会速败;但我们现在也没有能力实现速胜,必须坚持积累实力,利用对手无力持久消耗的短板,打持久战、消耗战,赢得最终的胜利。美国的短板,是其国内的芯片企业及其他领域企业依赖来自中国市场的订单,才能维持巨额的科研投入,保持领先优势。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管制封锁的政策措施,只能获得一时之快,但那种违背国际经贸基本规则,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错误行径,最终只会让美国企业和公民承担恶果。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彻底抛弃谈判缓和的幻想,全力发展国产自主替代,使我国未来产生更多像华为一样在世界上取得成功的自主科技企业。”

有些人对我们的科研实力没信心,其实以前中国人在芯片投入不够主要还是因为买起来更便宜。而自己研发有一个问题,就是跟不上进度。比如以前最先进的芯片是14纳米的时候,中国是28纳米。等中国费尽千辛万苦提升到14纳米时,对手已经进货到7纳米了。我们研发出来了也没办法量产,因为别人又领先我们好几代了,我们的产品卖不掉。那我们费了老大力气去建厂可能就把资金浪费了——一座12寸晶圆厂造价高达30亿美元,台积电每年买设备、建产线的资本开支高达数百亿美元,这些钱暂时不是我们能负担得起的。

但是,现在情况对我们越来越有利了,因为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了。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但是,摩尔定律是有理论上的极限的,行业最新的共识是:世界芯片产业可以将芯片技术推进至1.5nm芯片工艺制成,并且可以让摩尔定律有效至2030年。如果摩尔定律失效,在行业没有找到新路径提升产品性能的话,这意味着原来的领先者不得不在原地等待中国人一步步追上他们。

如果2030年,我们能追上世界先进水平,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毕竟中国大陆去年进口的芯片(集成电路)总金额高达2.79万亿元,相当于进口的原油+铁矿石金额的总和。

所以,总结下来,我们未来半年,甚至1到2年都不太看好芯片这个领域。但是芯片、半导体是一个有着明显周期性的行业,会不断经历 “复苏、扩张、顶峰和衰退” 这种循环,等未来行业低迷时买入,行业亢奋时卖出,才是正确的投资之道。而往长了看,这个行业在中国不仅是周期行业,还是一个增长空间巨大的高成长行业,对于这样的行业要看得长远一点。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柏铭007,日经中文网,基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