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潮下的“造芯”培训班?不建议,芯片的技术门槛很高!

电子学者 2022-05-06

芯片

2036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今年,一些芯片企业给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应届生开出超过30万的年薪,初创型企业甚至更高。从2020年年末开始,全球爆发缺芯潮,车企首当其冲,不少工厂无奈停产,手机、游戏机等电子消费品后来也面临缺芯危机。在近几年中国上下“卡脖子”焦虑弥漫之下,被视为科技行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芯片行业,也有了自己的人才速成培训班——因为这个行业实在太缺人了。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在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毕业生规模在21万左右,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

补上缺口的急迫,等不及动辄需要培养数年的科班人才。行业需要更快的路径,蠢蠢欲动的个体更需要捷径。培训班由此诞生。

1、全球爆发缺芯潮,应届生年薪30万!

在政策鼓励下,近些年来芯片及上下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投资。有投资机构曾统计,2019年,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金额约300亿元,2020年猛增至1400亿元,2021年全年预计会达到1500亿元。2021年11个月内,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增长592家,达到2810家。

本土的芯片供应链越发受到重视,政策鼓励和资本涌入也让芯片相关行业用人需求快速增长。但是,严格来说,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并没有所谓的“芯片专业”,涉及到芯片设计、生产制造以及封测的是电子电气、通讯工程、计算机体系、计算机程序等专业。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来看,集成电路领域人才需求呈现出上升态势,仍存在20万的人才缺口。

但事实上,仅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就达到约20万人,但其中只有2.58万人进入本行业就业。到2020年前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但2017年底该产业现有人才存量约为40万人,人才缺口达32万人。

从产品变现角度来看,芯片从设计到上市通常要经历好几年,而互联网领域的产品周期则要短得多。

因此在前几年时,不少相关专业毕业生纷纷转身,一头扎进互联网大潮,芯片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但如今,在市场环境加持下,芯片企业又迎来春天,相关专业的人才开始回流,应届生也可以在芯片行业拿到媲美大厂的薪资。

2、“缺的不是培训班的人”

“培训班”三个字和芯片结合到一起,总是令人狐疑,这不仅让购买盗版似乎有了理由,甚至引来更多的批评。有网友甚至发帖:“芯片确实缺人,但缺的不是培训班的人。”

有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也表示,一旦从培训班结业,他们可能发现一方面,自己掌握了培训班教授的内容,确实有可能通过面试;另一方面,他们也常常需要在面试时,隐藏掉自己曾经的培训班经历。

曾有公司HR明确表示,一旦发现应聘者出自某个培训班,会立刻取消他们的候选资格,“因为之前招过这个培训班出来的人,吃了大亏”。

培训班们也深知年轻人们的痛处,有的立刻打出“包就业服务”的广告,做不到就“全额退款”。但细看,对于就业公司以及薪资待遇的标准却是模糊的——培训机构的底气其实并非他们表现出来得那么足。

在一片基于高薪的略显浮躁的行业景观中,高昂的费用让培训班看起来有借着焦虑“割韭菜”的嫌疑。不过,芯片培训班的从业者却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资深从业者表示,这一切都基于定价原则,学费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行业薪资的上涨。今年很多培训班的学费都调高了10%左右,单个课程基本达到了2万以上。

“课程的价格基本上是按照学员未来的1~2年的月工资来算的。所以之前是1万多,现在是2万多,未来可能还会涨价。”

让培训班创始人们信心满满的,是逐年增长的报名人数。

3、“不建议报班”

事实上,除了行业的高薪形象,培训班费用上涨的另一个现实原因是,在这些机构担任老师的人的薪水也同样高昂。

与普遍意义上人们对于“培训班”的印象不同,目前主流的芯片行业培训班,都开始避免“草台班子”的印象,寻求由行业经验丰富的人来担当授课。而同样的,只有薪资待遇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吸引到愿意投身职业教育的工程师。

“至少要超过工程师原本的收入。工程师一年50万,在我们这就得开80万;做工程师80万,我们最少给他100万。我们的课时费一直在涨,从小几百涨到大几百,到现在,有些都上千了。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王辉说。

但是即便如此,合适的老师也很难招到。首先,做老师和纯粹做工程师,所需要的能力并不完全一致。其次,芯片设计是一个技术迅速迭代更新的行业,就要求老师不能是纯粹的老师,做老师的同时,也要做芯片设计项目。于是,培训班的老师大量来自兼职。

“现在我们群里的老师,全职和兼职的比例大概在4:6。”有从业者专门分析了自己就职的培训班老师成分。

整个行业的高单价,和越发激烈的竞争以及与最终就业结果直接捆绑的评判标准,使得有追求的培训班不仅在教师侧“烧钱”,还开始在学员侧提升门槛:学校、学历、专业、毕业年限都被纳入考核指标。

从多种意义上,今天的芯片培训班行业就是整个芯片行业的缩影,虚火、野心、急就章和不确定的未来:

它有着明显的存在的意义——“我们现在缺人,很多公司短期内高校的人才补给不上就相互挖人。这个人今天在这家公司,明天就去了那家公司,薪水翻了三倍,换了三个公司。这其实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钱损失了,也没有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王辉说。

“而培训班可以救急,缓解行业这种恶劣的生态。”

但与此同时,它作为一种临时的供需失衡下的产物,似乎没法给自己一个确切的未来——很多人把芯片行业今天的人才需求类比多年前的互联网,希望赶上新一波造富浪潮。但半导体行业猎头冯晓表示,这个行业其实并不稳,芯片的技术门槛很高。

文章来源: 品玩,晓说通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电子学者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